党建工作
ABOUT US
心得体会(一)
(陈鹏)
8月15日下午,我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给心灵以深深触动和震撼。
电影以一间被战火吞噬的照相馆为棱镜,将1937年南京城沦陷的至暗时刻,折射成千万张定格在胶片上的面孔——那些被日军强迫摆拍“亲善照”时眼含泪光的百姓,那些在暗房中颤抖着藏匿罪证底片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在镜头切换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电影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却用一卷卷胶片、一盏盏暗房红光,将南京大屠杀的伤痛刻进观众心里,让人在窒息般的压抑中,触摸到最真实的历史。
在2022年3月1日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影片中,照相馆工作人员明知危险仍选择保护底片,因为他们深知“有些事,必须有人做”。这种责任感与安徽省慈善总会的工作理念高度契合。慈善组织不仅是资金和物资的调配者,更是社会道德的引领者。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省慈善总会迅速行动,开展募捐救助工作,帮助灾区和群众恢复生产生活;通过开展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帮助困难的大病患者渡过难关,缓解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开展慈善助学计划,帮扶困难学子顺利完成学业,阻断危困代际传递……这些行动背后,是慈善组织对“责任”的深刻理解——不仅解决眼前困难,更致力于构建一个更有韧性、更公平的社会。
影片中,普通百姓的抉择汇聚成民族精神的洪流。同样,安徽省慈善总会通过创新机制,将个体善举转化为社会共识。创新举措,组建安徽慈善联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扩大慈善“朋友圈”;举办慈善项目交流展,通过“展览+义卖”等形式传播慈善理念;推广“指尖公益”,利用“99公益日”“数字公益节”等活动,筹募善款、宣传慈善文化,让慈善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这些实践表明,慈善不仅是少数人的奉献,更是全社会的参与。正如影片中底片的传递需要每个人的接力,现代慈善也需要激发每个人的善意。
影片中,照相馆金老板拉动照相背景布时,北京故宫的金瓦、天津劝业场的霓虹、上海城隍庙的灯笼在硝烟中掠过,那一刻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不仅是角色的呐喊,更成为穿透银幕的民族誓言。如今,当我们在和平年代回望这段历史,电影的价值远远超越电影本身。这一卷卷底片激励我们:一定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心得体会(二)
(高丽君)
8月15日下午,在我会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历史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历史内涵,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此次观影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对初心使命的再反思、再升华。
影片通过一家普通照相馆在南京那段至暗时刻的遭遇,折射出整个民族所经历的深重苦难。它没有刻意渲染血腥与暴力,却通过对普通人生存状态、情感挣扎的真实刻画,更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那一张张黑白照片,定格的不只是面容,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和无法被磨灭的记忆。观影过程中,我数次潸然泪下,既为同胞所受的苦难感到悲痛,也为他们在绝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善良和互帮互助的人性光辉所感动。这段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们必须刻骨铭心地铭记。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的苦难中汲取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地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意义非凡。《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党性教育课。它将时刻提醒我,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它将时刻鞭策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把观影带来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今后的慈善工作中去,努力为安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心得体会(三)
(黄未)
光影流转间,《南京照相馆》用细腻的镜头,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与普通民众的抗争精神娓娓道来。影片以照相馆为切口,让一张张定格苦难与坚守的照片,成为历史最有力的见证 —— 主角冒死守护影像的身影,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真相的执着。
回望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伤痛,而是为了铭记 “落后就要挨打” 的教训,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当以史为鉴,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转化为立足岗位的担当。唯有牢记先辈牺牲、坚守初心使命,方能在时代征程中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让和平之花永续绽放。
心得体会(四)
(陈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与同事们一同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以独特视角,通过一家照相馆的叙事,生动再现了南京大屠杀那段沉重而惨烈的历史。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讲述了吉祥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及其店内其他人在日军残暴统治下的经历:从最初的恐惧与求生,到逐渐觉醒,最终为守护真相和民族尊严,不惜牺牲生命。
影片并未过度渲染战争的血腥场面,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挣扎与抉择,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我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即便身处绝境,即便山河破碎,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主权寸土不让的决心也从未消逝。
电影中,日本摄影师伊藤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内心凶残,他用相机记录下血腥屠杀,还企图以“仁义礼智信”来美化侵略,这种道貌岸然的行径令人发指。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在日军铁蹄下如蝼蚁般脆弱,任人践踏,曾经的鲜活生命成为日军炫耀战功的冰冷影像。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历史的重现。它警醒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从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心得体会(五)
(孔令峰)
今天,全体怀着沉痛且敬畏的心情观看了《南京照相馆》。走出电影院,心情都久久难以平静,我们被那段黑暗历史狠狠揪住,一幕幕画面让人难忘、久久无法释怀!影片是从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又沉重的历史展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刻洗礼。
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故事背景,讲述了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等一群普通百姓的经历。他们本只想在大屠杀的恐怖阴影中保住性命,却因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意外冲印出能证明日军屠城罪行的照片。为让真相公之于众,他们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精心谋划送出底片。观看过程中愤怒的是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他们在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京城瞬间沦为人间炼狱,可还妄图用“亲善照”掩盖罪行!
《南京照相馆》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视和平!